中新网深圳8月6日电 (郑小红 王舒蕾)新书《此处葬曹操》作者、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根,5日受邀参加全国新书首发中心在深圳中心书城举办的《此处葬曹操》新书沙龙。
在向读者分享曹操高陵的考古现场与研究进展时,唐际根表示,最欣赏曹操的真性情,他“不装”,很真实。
唐际根介绍新书《此处葬曹操》。 王舒蕾 摄
唐际根是曹操高陵发掘的见证者,曾长期担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首席研究员、安阳殷墟考古队队长。新书《此处葬曹操》基于唐际根教授近年考古研究成果展开,书中配有清晰的考古现场图等实物图片,讲述了曹操墓惊心动魄的发掘故事。
沙龙现场,唐际根围绕“曹操墓的结构与墓中文物”“何以是曹操”“高陵里的曹操印象”等话题,分享了考古发掘工作中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感,也探讨了考古学界的争议及热点话题。
围绕曹操的争议颇多,曹操究竟是个“反派”还是个“正派”人物?对此,唐际根分享了曹操高陵所出的“七女复仇”画像石及背后的故事。
“七女复仇”是一个极端的孝道故事,其画像石描绘了7名女儿为替无辜父亲报仇而杀死秦咸阳令的场景。
据唐际根介绍,东汉时期盛行“举孝廉”,许多人为表忠孝节义,不惜花费大笔钱财修建祠堂,并把孝道故事刻在画像石上以宣扬忠孝。
然而,根据考古发现及一系列资料的佐证分析,曹操本人对此类社会风气极为排斥。他立志改变淫祀不绝的风气,提出了“绝淫祀”“行薄葬”,将流行的“举孝廉”改为“唯才是举”。这是在唐际根看来“曹操很真实”的原因:“他‘不装’,很真实,他想要改变他所在的这个时代。”
《此处葬曹操》呈现了对一座古墓的考古发掘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,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证认定墓主人身份,根据一系列关键证据对公众的质疑逐一进行科学回应,再结合科技与人文的方法,以全新的研究成果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和他的时代。

此次新书沙龙是全国新书首发中心创新推出的阅读互动栏目,通过招募新书试读员和热点话题探讨,提升读者与作者的互动与思考,凝结一批热爱阅读、关注新知的读者群体。(完)
中新网太原8月6日电 (任丽娜)6日,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,山西中欧班列开行至今累计达到700列。
山西开行中欧班列累计达到700列。张炯 摄
为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,自2017年2月15日山西开出首趟中欧班列以来,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山西东邻京津冀、南望长三角、西通丝绸之路、北据中蒙俄通道的区位优势,不断拓展班列开行规模,提高列车运行品质和效率,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据负责中欧班列集货、开行等事宜的山西晋欧物流有限公司副经理周勇介绍,开行6年多来,山西省中欧班列不断提速、扩线,先后打通经满洲里、二连浩特、阿拉山口、霍尔果斯4个边境口岸的东、中、西3条国际物流通道,开辟了直达“一带一路”沿线13个国家和地区、辐射40多个城市的10条中欧国际物流线路,实现了班列常态化开行。
随着山西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中欧班列出口货物品类也从最初的车轮、不锈钢、太阳能光伏组件等生产制造设备和原材料,逐步向多品类延伸。
如今,大同的药品、忻州的法兰、朔州的陶瓷、晋中的玻璃器皿、吕梁的核桃等山西特色产品也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。回程班列中,木材、纸浆、电解铜、棉纱等货物日渐丰富,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各国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中国市场,辐射带动效应显著增强。
山西嘉运万通物流责任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国际贸易及运输的企业。据该公司工作人员李轶斌介绍,自2018年该公司涉足中欧班列运输以来,每月有3至5列稳定发运量,本土特色产品占到40%左右。
据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该集团公司将充分发挥中欧班列集聚效应,加密班列开行频次,更好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为山西加快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。(完)